櫻桃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諸侯“五月而葬”,燕侯友入葬卻比五個月要更晚一些。大軍歸來後,其葬儀才舉行。燕侯啓覺得,這樣父親才能安心。
先君入葬之後,很快便是歲日。
儒家倡導爲君父服喪三年,並有許多的規矩,如今各國卻行之者了了,就連號稱最尊周禮的魯國也並不怎麼遵行——也實在是很難遵行,讓繼任之君長久不理朝政,將政事“聽於冢宰”,專心做孝子,‘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未免太不實際。①而讓全國臣民跟着一起長久居喪,更不利生息。
如今各國多是君主既葬除喪,長一些的不過期年罷了。當年老先君薨,便是葬儀後燕國臣民即除服。倒是燕侯友作爲兒子,多爲其父服喪了一段時間。
燕侯友薨,也還是如此。
故而今年歲日,臣民歡聚宴飲,宮中卻很冷清。
俞嬴便在宮中陪着燕侯啓和兩位小公子一起喫飯。這樣無酒無樂的飯喫起來很快。天還未黑透,飯就喫完了。小公子們自去陪伴自己的母親,俞嬴和燕侯啓在一處說話。
俞嬴說與齊國議和的事。議和,主要議什麼,土地耳。文安以南,平舒以北的那片地方是一筆亂賬,曾屬於燕,近許多年都歸齊,一度還讓趙奪去,燕國自然是想要回來的。
齊人卻說那裏本是齊地,當年齊桓公一度贈與燕國,後來齊國收了回來。
俞嬴道:“當年桓公送的是哪裏,如今誰也說不清楚,或許早就讓齊國奪了回去。況且,呂氏送的土地,跟他田氏有什麼關係?再說送出去的東西哪有往回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