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汪星悅在此時提出了給夏希羽一個建議:“我有一個風險很大的辦法,就是把《新兵日記》、《吳港之夜》以及另一首百分百符合的陸軍用的歌曲一起捆綁出售。三首歌一起宣傳的時候也按照統一口徑對外宣傳說是同一位作者,要麼一起公開,要麼一起雪藏。畢竟夏希羽同學的父親是先當汽車兵之後才轉到的我們海軍,最終是在我們這裏轉業去永久廠的。只要新兵日記和另一首陸軍歌曲的水平夠優秀,主題夠主流,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夏希羽早有類似的想法,但他只是裝作一臉詫異地問道:“你剛剛說……”
少校一臉自信:“沒錯,以我的感覺,這首曲子絕對可以用於下一次的閱兵。夏希羽同學,還請你在等一會,我已經上報了,你想要的人會過來的。準確的說,其他人看到這首歌都不一定會過來,但是他一定會過來。當然了。我先介紹之下,他是總政文工團有關的首長,目前在我們那邊視察,所以才能聯繫上。”
夏希羽對這一切的反應都很奇怪:男少校壓根沒有說話,說話的都是他的下級,(自稱)同樣在文工團待了兩年有餘的21歲少女,骨幹成員——汪星悅。
……
一小時後,夏希羽成功和被汪星悅一行兩人一起喊過來的、一位來自總政文工團的人談成了一系列合作條款。
【我曾經在因爲忍飢挨餓而極度憤怒的時候,憑藉着我爲數不多的音樂教育和我小時候在吳港內部的經歷,在午休結束後的四個小時內寫下我此生爲數不多的音樂作品中的三首——反映陸軍新兵人生經歷的《新兵日記》、反映海軍官兵生活的《軍港之夜》、根據我聽過的外國民歌改編的《海權帝國捕鯨歌》。可惜的是,在保留了我的作曲原創性的情況下,換到的收入並不多。只有第二首傳唱了很久,也讓我因此僥倖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本上留下了我這樣一位小小的科研工作者的名字。
——夏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