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棹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左重拿回照片,看着照片上花枝招展的女人,臉上的表情越發嚴峻,因爲這個女人的背景很複雜。
丁紹蘭,女,22歲,嘉興本地人,父母早亡,在滬上租界裏的學校讀書,因此跟金仁久認識,住址是嘉興東門大街16號的小白樓。
案發後警署找過她,幾位社會名流作證,證明其當天沒有外出,加上外圍調查顯示兩人的關係並不親密,便排除了她的涉案嫌疑。
如果庵主辨認結果沒錯,這就推翻了先前的調查結果,金仁久和丁紹蘭不但熟悉,還是祕密情人。
如果三號那天他們是接頭,丁紹蘭是怎麼成爲日本間諜的,金仁久的被捕和叛變跟她有沒有關係?
還有,爲她作證的社會名流中有一個是丁紹蘭的乾爹,而且職業很熟悉—漕幫大佬,他又是爲了什麼原因,要冒着風險作僞證。
從金陵漕幫的範雄,再到嘉興漕幫大佬,這些江湖梟雄的身邊總有日諜或者疑似日諜在活動,這不是巧合,其中有一定的必然性。
漕幫源遠流長,盤根錯節,分佈面廣,社會潛能大,多次進行過反對青政府的鬥爭和反洋教鬥爭,實力和影響力很大,任何情報機關都不會忽視這股力量,所以日本人熱衷利用這些人是符合邏輯的。
可浙江漕幫與金陵漕幫又有幾分不同,那就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更強,有固定的商業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