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章霍青天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二月,荊州南郡枝江縣。
沮、漳二水,揹負荊山,穿林涉澗,延綿山嶺,匯於麥城。自此二水合稱沮漳水,過麥城,向南注入長江,其間水流舒緩,灌溉廣陸,當爲荊州沃土。
有王粲賦曰:“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麥城坐落在沮、漳二水的交匯口,因其上接漢中上庸,下臨南郡江陵,交通便捷,又是水陸要衝,久而久之,形成市津。舟舸穿梭,商販彙集,雖比不了江陵這種郡級市井,但麥城市井也可在鄉縣市井中稱道一二。
市津位於麥城城郭正南方,臨港而設,離城有數里之遠,市井以木柵搭建,周圍設置屏障。市井佈局被十字大道切割成四個區域,以來售賣不同種類的物品。
在市門左右兩邊,各立着一名市門卒。二人皆頭戴黑色巾幘,身着短衣,手執蒙皮木盾和環首鐵刀,面容嚴肅,頗具有震懾力。
在市井內,人頭攢動,商販盡力吆喝着,百姓挑選所需的物品。就在這時,後面傳來一陣騷動,只見賣柴的小販與路人爭執起來,二人各自攥着羊皮的一角,吵得面紅耳赤,引得衆人圍觀。
“鄉親快來,此人想偷我墊肩的羊皮,當下被我發現,強行說此羊皮是他的。”賣柴的小販見喫瓜羣衆聚攏而來,爲求得注意力,大聲喊道。
路人見小販喊來衆人,頓時驚慌失措,他可不是枝江麥城的本地人。他是臨沮人,在巴地鹽販的組織下,與鄉人背鹽到枝江售賣。當下與本地柴販發生衝突,這些鄉人大概率會站在柴販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