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40章興治皖城
廬江郡,皖城。
劉備決定休兵罷戰,重點治理黟山六縣之事。霍峻也從京口城下撤圍,在東面僅留下高翔坐鎮濡須口戍,益兵千人,共二千人兵,用來監視孫氏與江淮的之間的聯繫。
之前霍峻欲移治皖城的請求,得到劉琦的同意。劉琦大筆一揮,反正廬江七縣孤懸江北,利攻不利守,又與江南的鄱陽郡相呼應,調整了郡縣轄區,命霍峻以鄱陽太守之職,兼領水師都督。
新的鄱陽郡地跨江水大江南北,以一個‘T’字形插在豫章與丹陽二郡的中間,且東起濡須口,西至尋陽。江北以皖城、居巢、尋陽、松茲、舒縣、臨湖、襄安等江北七縣,江南則是以彭澤、鄱陽、餘汗、鄡陽、廣昌五縣,合計十二縣。
劉琦學會不少政治手段,在他的一番操作下來,霍峻看似管轄區域變大,郡下的縣也變多了。實際上,江北七縣中,舒縣、臨湖、襄安二縣已無多少百姓,皖城被屠遷後,僅有霍峻安排的軍士屯田。
無論如何,霍峻權力的增加毫無疑問,他成爲江東抵禦江淮曹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線。
與此同時,劉琦自領的豫章郡將鄱陽郡吐出來的三縣又吞併了進去,糜竺出任丹陽太守後,將空出來的廬陵郡,委命劉磐出任太守。
揚州當下的政治格局,即鄱陽太守霍峻、丹陽太守糜竺、廬陵太守劉磐、劉琦自領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