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91章彼之道,還之彼身
建安十一年,冬。
有了劉琦、劉備的支持,霍峻率軍士及水手六千人,攜帶大小船隻兩百餘艘,在江左商賈作爲嚮導的情況下,出長江口,沿着海岸而行。
自春秋起,華夏先民便有航海的歷史,但由於造船技術的不足,他們只能沿着海岸而行。凡遇狂風暴雨,船隻則必須靠岸停泊,以免發生側翻傾覆。
即便是在造船技術不足的情況下,江左與遼東半島、朝鮮三韓也存在經濟上的交流,如南方的陶器、漆具等物通過海路,傳到遼東半島及三韓地區。
但由於漫長的遼東海路,江左商賈更多沿着海岸線到徐州,將特產販賣于徐州商販。再讓徐州商賈轉一手,在山東半島上船,沿着兩個半島間排列的海島逐一航行至到遼東。
長久以往下來,這條從江東出發,歷經淮河海岸,抵至東萊;再從東萊出發,前往遼東的海上商路逐漸成熟起來。航道、季風、洋流、天象等航海經驗知識,被商賈船伕所掌握熟悉。
在大海間航行,風浪遠超長江流域中的風浪。那些沒有龍骨的艦船,在風浪中帶動下,船隻傾斜幅度大。那些龍骨的戰船因有龍骨支撐,船隻更爲平穩。
從京口出發,走海路至鬱洲,海路近有千里之遙。霍峻所率艦隊在嚮導的指引下,出於安全考慮,晝行夜泊,花費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抵達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