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39章識時務者爲俊傑
吳縣,貢湖。
春雨綿綿,細如牛毛,遠遠觀之猶如薄霧,滴落湖面漾起漣漪。
一艘舟舸遊弋湖面,船艙內張昭、張紘、陸績等江左舊臣,列席而坐,舉酒而論事。
張昭望着船艙外的春景,感慨說道:“早春之雨綿延,乃百姓耕耘之時。然劉備、霍峻一意孤行,欲以卵擊石,蠱惑使君,以抗曹公,不知將害多少江東兒郎葬身長江,難享太平之世。”
在張昭眼中,如果劉琦能聽他的話,歸降曹操。今下江左已平,吳越百姓能享太平,而他也能得歸徐州,何必流落異鄉了。
且他勸孫權投降,與勸劉琦投降的目的不同。昔日他勸孫權投降劉備,在於他不想辜負孫策於他的臨終囑託;今時他勸劉琦歸降曹操,除了有畏懼曹操的念頭,亦有希望天下太平,讓他得歸故鄉之願。
然劉備、霍峻力主抗曹,卻是壞了他的期望。同時張昭也真不認爲江左兵馬,能勝得了曹操那幾十萬大軍。
得聞張昭如此言語,陸績也是不忿說道:“使君性情軟弱,無鴻鵠之志。於亂世之中,得賴先君方能自保。今時大勢所趨,不如歸降曹公,即不失高官厚爵之位,又可得享富貴。”
張昭抿着酒樽,微微頷首,說道:“公紀所言有理,天下興亂已久,應出聖人賢君息亂安民。念今下之世,曹公縱橫中原十餘載,無敵於天下。連那劉備多敗於曹操之手,區區一霍峻如何能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