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孟家的人口很值得一提。
每次來的教習嬤嬤都會給寧璋嘮上一遍,寧璋也算願意聽,畢竟聽這種家長裏短至少比練規矩有意思。
說是孟家祖輩上曾有個老老太爺輩的人陪先先帝出生入死立下過汗馬功勞,被封了可世襲的伯爵,後代也都進了行伍,是實實在在積累下來的戰功,到了寧璋爺爺這一代,不知哪路菩薩開了光顯了神通,竟被信國公焦家的寶貝嫡女看上了。焦氏一族雖這幾十年來沒落了(成了藍氏與北辰氏族鬥爭下的犧牲品),但在寧璋爺爺那個時代,還是朝堂上叱吒風雲的氏族,就跟當今藍家的氣魄並無二致。
焦家的小姐能看上寧璋她爺,說明她爺爺年輕時候很是丰神俊秀,也懂得討女孩子歡心——寧璋當時作此想。
後來寧璋她爺也很爭氣,如願以償取到了焦二小姐,封爲孟家主母,也就是現在在孟家一言九鼎的孟老太太。孟老太太從小就是個脾氣大主意大的人,幹什麼都要在昌安城的閨秀圈裏掐尖,雖然找的夫婿是第一等的帥氣,可是就有那些拈酸喫醋的人見不得她處處風光,非要找一處氣她,便笑話她低嫁了個兵魯子世家,就是文盲。
這話在當時說也沒假,孟家確實一門尚武,無一人從文。
但估計孟老太太是受了這話的刺激,下定決心要整頓孟家的風氣,擺脫兵魯子的稱號。於是她下定決心從子嗣開始整改。
孟老太太膝下三個孩子,大兒子孟肇和走文舉入仕,娶了文治侯府的獨女衛清韞(衛清韞出嫁前是昌安城赫赫有名的才女,孟老太太很滿意),孟肇和如今官至大理寺左少卿,孟老爺子去後他承襲了忠義伯爵位,在朝堂上也素有清明的官聲。
二女兒孟昭嫁的是二甲進士高經緯,高經緯祖上也都是讀書人,祖上往前追溯三代還曾入過內閣,只是往後沒再出過拔尖的人才,最高也就是官至五品。到高經緯時,家道已經不值一提,但孟老太太慧眼獨具,看中了這高經緯未來得是個人才,給自己嫡出的女兒押寶在他身上。後來高經緯也算爭氣,如今已是從五品的襄州知州,孟昭也隨他外派去了。
爲什麼單說一個二女兒呢,因爲大女兒和三女兒都是姨娘生的,不提也罷——每個教習嬤嬤都不提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