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新章節!
張山目送兩位書生去往對面廂房,站在廊道,伸手向外,接了一小捧雨水,掂量了一番,覆手倒掉之後,返回屋子,關上門後,用乾燥的那隻手,拿出了一張普通的黃紙符籙,張山輕聲道:“此處果然有問題,雨水頗爲‘陰沉’,極有可能蘊含着煞氣,小道這張符籙,名爲起火燒煞符,普通得很,但是廣爲流傳,就因爲它最能夠感知到煞氣的存在……”
年輕道人雙指拈住符紙,默唸咒語,然後往手心溼漉漉的那隻手迅猛一貼,黃紙符籙就在張山的手心轟然燃燒起來,很快就化作灰燼,年輕道人臉色凝重,將灰燼刮入火盆當中。
陳平安問道:“這張靈符,多少錢?”
道士張山一點沒覺得奇怪,認真回答道:“這類靈符不入流品,如官場胥吏不入清流,是一樣的道理。故而價格低廉,成本只是一張黃紙,加上一位下五境練氣士的抄錄功夫,一枚雪花錢能買將近三十多張燒煞符,折算成銀子,也就是三兩銀子一張,委實不算貴。”
陳平安點點頭。
關於畫符一事,他曾經親眼見識過破障符的玄妙,當時在山路上被嫁衣女鬼所蠱惑,衆人走在“黃泉路”上,陷入類似鬼打牆的危險境地,林守一便駕馭一張隸屬於山水符的破障符,引領衆人前行。
之後在落魄山竹樓,李希聖在竹樓牆壁上畫“字”符,字成則符成,其實屬於極高的造詣和境界,最後他託書童崔賜送給陳平安一本道家符籙入門書籍,一大摞材質各異的符紙。當然還有那支“風雪小錐”筆,使得陳平安如果想要緊急畫符,根本無需朱漆印泥,朝筆尖呵一口氣就能潤開筆錐。
但是陳平安翻來覆去,仔細看了幾遍那本薄冊子《丹書真跡》,倒是學會了書上記載的五六種最粗淺符籙,而且按照書籍所說,世人畫符即“寫丹書”,分九品,上五境練氣士寫一二三“三上品”丹書,中五境寫四五六中三品丹書,下五境寫七八九下三品丹書,陳平安雖然不是練氣士,可是依靠着那十八停劍氣運轉的“一口氣”,一氣呵成,也能寫成一些《丹書真跡》上的入門符籙,品秩再往上的符籙,對於當下的陳平安來說,就是奢望了。
李希聖曾經說過,畫符即練劍,這也是李希聖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