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來天下那麼多學堂,每處用處都不一樣。
私學想教什麼就教什麼。
趙夫子的私學,教的確實是聖賢之道,士人必要有志於聖賢。
只是他這又是蒙學,所以普通人看不出來,也並不深入。
可趙夫子五十多的年紀,卻並未鬆懈,每日還在清晨傍晚讀書,想來就是求索聖賢道理。
而他即將要去的縣學不同,縣學教的是科舉,教的是應試。
想想也是,縣學是朝廷辦的,爲的自然是爲朝廷蒐羅人才,以供聖用。
拿趙夫子跟已經考上舉人的黃夫子比,想來也能看出區別。
換做趙夫子考上舉人,他也會繼續潛心讀書,再去考進士。
黃夫子直接求了個小官,便急匆匆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