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新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會議室裏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二十來位男男女女正小聲交流。
這些人普遍都很年輕,平均年紀約莫也就二十五六歲的樣子。
依照當下影視方面的情況,年輕的編劇就代表着閱歷的不足,即便加入編劇團參與劇本的創作最多也就是打打下手,寫些邊角料的東西,沒資格涉及劇作的核心部分。
但面對編劇影視化,面對楚軒和韓三坪提出的新概念,面對這麼一個很新的東西,劉義和幾位老師的想法有所改變。
既然是新的東西,他們認爲讓年輕人來參與其中更容易接受。
思想上的衝突往往都是很難纏的,基本都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局面,各自心中的固執幾乎都是誰也別想說服誰的結果。
老一輩文化行業從業者的藝術思想根深蒂固,讓這些人拋棄劇作的傳統方式來接受新的方式,劉義他們怕到時候跟這些人吵架。
再說了,既然要培養璀璨時代影視化編劇方面的人員底蘊,那從這些人最初的時候開始培養,那這些人對璀璨時代的依賴性和跟璀璨時代的捆綁性,顯然更有利。
“新的劇作模式,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