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新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當時還未立太子之際,這場較量的意義顯然是非同尋常的。
然則,一個國家的都城防備強度自然很高,雖然夏國餘衆困在都城猶如甕中之鱉,被滅國也只是時間問題,但攻破城門也很有難度,更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彼時,夏國長公主玲瓏公主,眼看要家破人亡,無論如何抵抗也免不了被大梁覆滅的結果。
於是她心生一計,從善利的蕭選和剛正的蕭逸中選擇了蕭選,派人與蕭選合謀,從東城門之兵移兵一部分在城西設伏,從而減輕蕭選攻城的壓力,甚至還幫蕭選趁亂伏殺蕭逸。
唯一的條件就是,保住玲瓏公主這一脈人的存活。
玲瓏公主看人看得準,蕭選在這場很可能是太子之爭的局勢中,選擇了跟敵人勾結。
最終的結果就是,蕭選率先攻入城門,蕭逸隨後攻入城門後中伏身亡。
先帝大怒,欲將夏國都城的人屠戮殆盡,衆將勸阻不應殺手無寸鐵之人,畢竟夏國即將是大梁的版圖,若行屠殺之舉往後還如何安民。
先帝由此理性起來,但夏國的皇室族人則遭了殃,整個夏國皇宮可謂是血流成河。
就在先帝要殺玲瓏公主一脈族人時,蕭選信守承諾,以留一部分皇室婦孺好在往後重建夏國建設時安定民心爲由,成功勸阻先帝,讓先帝放下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