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喫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合浦公主死了, 在桓琚那裏是惱怒,他還沒有從女兒那裏問到整個陰謀, 在桓嶷這裏是一聲嘆息,他懷疑別有隱情。不過齊王還在, 總還能接着查下去, 合浦公主之死對父子二人並沒有造成很大的震盪。
落入別人耳朵裏, 情況就不大一樣了, 大家還是擔心這件事情會殃及無辜。執政的家中, 能夠進宮的人家裏, 被各路探聽消息的人充滿。
蕭司空等幾人排了班次,比往日更加緊張的守着桓琚, 所擔心者也是桓琚要再搞事情。
反而是桓嶷向桓琚請示, 命人“保護”好齊王、魯王與安泰公主, 免得他們也步了合浦公主的後塵。桓琚考慮到合浦公主的死讓線索斷了,採納了桓嶷的建議。人心稍安。
如此過了半個月不見桓琚有什麼動靜,待二王進京,桓琚沒有接見他們,將他們幽於別館, 令崔穎去審他們。一時京城不少人的心又懸了起來。
桓嶷知道之後, 便不再插手, 又上疏, 請桓琚給這二弟一妹衣食住行不減等。
桓琚知道之後, 只是搖頭:“心太軟了。”
其時王才人陪在桓琚身邊, 就誇桓嶷:“他們畢竟是您的兒子, 太子關愛弟弟,也是爲了您。”她現在心思會轉彎了,就想提到了太子,讓桓琚想起來,太子還是有一個“關愛弟弟”的建議。
王才人有一個私心——她的兒子一天天的在長大,她想給兒子求個王爵。齊王、魯王頂好是真的謀反了,一謀反,他們就做不了王了,無論齊、魯,聽起來都是個大國。他們的封戶也不少,正好給她兒子騰地方。
桓琚此時沒有想到小兒子,孩子還小呢,急什麼?弄明白齊、魯二王,尤其是齊王,想怎麼“清君側”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總不能是齊王和合浦公主自己拿着刀,見誰殺誰吧?這絕不是他們這些人做事的邏輯,一定是得蒐羅黨羽,最好是有點兵權的人,否則怎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