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而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馮咬金平常不愛讀書寫字,對許多古典名着都不熟悉,他走出市政府大樓,邊走邊想《襄陽記》會是什麼書呢?加快腳步,趕回辦公室立即上網搜索,終於找到了,原來是三國人物方面的着作。
看了許多章節,還是有些不明其義,只好仔細地讀下去。《襄陽記》中:鄭莊公時,同父異母的共叔段要謀反篡位,莊公開始表現的無動於衷,但暗地裏密切注視着共叔段的動向,當他確知共叔段己準備妥當之時,覺得己找到誅滅共叔段的合法藉口,於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囚禁了武姜氏,並將共叔段誅滅。
由此可見,能夠準確地識別時機的轉換,是英雄創業的基本素質。聖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時機的變化。所以無論在行動上,還是計劃上,如果不能順應時代的變遷,講求適應環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見,絕對是要失敗的。
特別是當馮咬金看到: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他心中是豁然開朗,古人說識時務者爲俊傑,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順應時勢而成大事,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兵法說戰法應該“與時遷移,隨物變化”,這也就是“造勢”的奧妙所在。
一書警醒夢中人,馮咬金算是明白曾家輝的意思了,順大局、造時勢、做俊傑,他不由爲曾家輝的氣勢所驚,更爲曾家輝能用讀書這樣巧妙的方法啓發自己順勢而爲,佩服得是五體投地。
理解了,自然知道怎麼做了。可惜的是蔣百年,一場養病的假戲,真將自己演變成了光桿司令。
掌握時機永遠是政治家的智慧體現。曾家輝懂得在什麼時候實施自己的計劃,什麼時候又欲擒故縱,這些都是智慧。有時,等待的結果是養虎爲患,而有時,等待則是成功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