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落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軒轅黃的出世暫時也是一物好事。至少,三王和張靈莫的實力大漲,接下來,這場大亂真正的高潮或許纔要開始了。
還有黃帝攜帶出的這些人才,馬千里也不一定可以接得下。
黃帝是中華人文始祖,涿鹿之戰決定了黃帝對華夏民族的絕對領導地位。黃帝一統華夏,一靠德,二靠戰。黃帝手下有幾員大將,各有所長,在這一過程之中,絕對功不可沒。
力牧,也作“力黑”,黃帝手下第一武將,地位僅次於相當於宰相的風后,《帝王世紀》:“黃帝夢人執千鈞之弩,驅羊萬羣,寤而嘆曰:‘夫千鈞之弩,異力者也,驅羊數萬羣,能牧民爲善者也。’於是依佔求之,得力牧於大澤,進以爲將。”
《史記·五帝本紀》:“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
《後漢書·鼂錯傳》:“黃帝得力牧,而爲五帝先。”《淮南子·覽冥訓》:“昔者黃帝治天下,而力牧、泰山稽輔之。”
力牧能拿得動千鈞的弩箭,力量肯定是不小的,所以黃帝才根據占卜的結果到處尋找他,最後在大澤中把他找到,拜爲大將。
常先。黃帝手下第二武將,戰鼓的發明者,涿鹿之戰主力戰將。常先在黃帝身邊負責管理和發明兵器、狩獵工具。涿鹿之戰開始之前,他製成80面夔牛大鼓,做成雷獸鼓槌160根。
大鴻。黃帝手下第三武將,位在力牧之後。《史記·封禪書》:“鬼容區號大鴻,黃帝大臣也。”《史記·孝武本紀》:“鬼臾區號大鴻,死葬雍,故鴻冢是也。”
大鴻在史記中被記爲大臣,實爲武將,他負責爲黃帝練兵,據《漢書·藝文志》載,大鴻著有《鬼容區兵法》三篇。而能夠整出兵法這種高檔玩意兒的,統帥又怎麼會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