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佶正在心裏佩服兒子趙楷高明的求饒手段的時候,朝堂上已經有人炸毛了。
“陛下,臣李綱以爲絕對不能將帝姬用來和親!帝姬何等尊貴,金人蠻夷何等兇殘,怎可讓帝姬侍奉金人之君?況且東京開封府城的守備日趨完善,守城將士戰意高昂,令四方英雄勤王的詔書也已經發出……此時如果納款和親,一定會寒了天下英雄的心!”
趙佶不用看也知道,反對納款和親的大臣一定是親政行營使李綱。
趙佶也不理睬這位開封府城內最堅決的主戰派,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太宰李邦彥和少宰白時中。
“陛下,臣李邦彥也覺得不應該和金人和親……即便要和親,也不應該由鄆王殿下擅自做主!臣請陛下下詔給鄆王,讓他立即送還帝姬!”
“陛下,臣白時中附議!”
趙佶又把目光投向領樞密院事蔡攸,蔡攸苦着張面孔,“陛下,臣蔡攸也以爲鄆王所爲有些過了,朝廷不應該一味縱容,否則必將尾大不掉。”
李綱、李邦彥、白時中、蔡攸這四個兩府宰執幾乎一致反對趙楷的“和親”之策,這其實代表着大宋朝廷中樞的風向已經在趙楷離開開封府後發生了根本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