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一羣陝西士子回過味兒來,也不舉手了,都張開喉嚨嚷嚷了起來——今兒不是言者無罪嗎?那就得放開了發言啊!
得據理力爭啊!
要不然一科三十士的額度敲定,大家夥兒還怎麼當官?
什麼?還有明法、明算、明工、明醫、明農、明匠等實科可以考?那也得會啊!
宋朝早期,還有更早的五代隋唐時,科舉考試倒是不唯進士,而是有一大堆的雜科和進士科一塊兒考的。可是從北宋中後期開始,科舉考試開始出現“諸科皆下品、唯有進士高”的局面。
一方面進士科的取士人數越來越多,在官場上的前途越來越好;一方面雜科越來越受歧視,地位比武官和宦官都不如。
靠技術當官的,在宋朝叫伎術官……花魁娘子叫伎女,都是一個“伎”啊!
而且雜科也不容易學啊,律法、算數、營造、醫學、農牧、匠作……哪一門都不比《四書五經》容易,學這些又難又沒用的,還不如好好讀書去考進士呢!
雜科考得人少了,朝廷也就更不重視,所以到了後來乾脆就不開雜科了,就是文武兩科進士讓人來考。
而且文武兩科主要都是考作文……只是文進士的題目從《四書五經》中找,武進士的題目從《武經七書》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