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終於朦朦朧朧的放亮了!
就在黃河大壩和七級大渠相交處附近,在距離堤壩城寨三百步開外的一大片被踩平的麥田上,超過一萬餘名氣勢洶洶,就等着“喫他娘、喝他娘、分他娘”的大宋甲士,已經兩字排開,擺了一前一後,兩個大橫陣。
這兩個大橫陣都是由十個營級步兵方陣組成,每個營級方陣,都有大約五白名甲士。其中半數披了鐵甲,有人披了步人甲,也有人披了比較輕一些的掩心甲。這些甲大多都是比較差的熱鍛甲,極少能見着上等的冷鍛甲。
趙楷重開大宋的時間畢竟還短,洛陽的手工業也才起步,是不可能爲那麼多的府兵提供冷鍛甲的。
而餘下的那半數,則是連鐵甲都沒有,只能找身披甲護體。不過無論披着什麼甲,這幫府兵的鬥志都昂揚的有點嚇人。一個個都挺胸凸肚的,當趙楷的六根黑纛和兩面白幡(今兒早上都那麼大動靜了,傻子都知道是趙楷來了,所以他也不裝了)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一萬多人的歡呼聲,愣是吼出了十萬大軍的氣勢!
除了能吼,這幫府兵的體力看着就不差了……個個都恁般的精壯,從賞移口一路急行軍過來,現在還能嗷嗷叫着上戰場,這體力算是養出來、練出來了。即便還不如老林子裏面歷練出來的金賊,但肯定超過了西賊的步跋子。
另外,看他們裝備的兵器,就知道這夥人的戰陣之技也不弱了。今兒出現在靈州堤壩城下的所有府兵,都同時裝備了長槍、弓弩、盾牌和一件打擊鈍器——這纔是真正精銳的步兵!
早在戰國時代,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們就能“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了。隋唐的府兵,同樣是身備三仗,也就是同時配備了弓箭、長槍、刀盾。
現在趙楷手底下的這些府兵,基本上達到了隋唐(唐初)府兵的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