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夜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某一天開始,段嶺已不大好意思抱李漸鴻了,這一年裏他學會了很多,李漸鴻的陪伴加速了他的成長,也令他變得成熟起來,像個大人一樣思考,辦事。
這是上京十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大雪封門,院內積了將近兩尺高的雪,廳堂內點着火爐,李漸鴻開始教導段嶺朝堂、政務與南陳的其他。陳國雖有三省六部,但實際上以文武兩員大將執權,趙奎是昔年淮水之戰後的功臣,陳國大軍潰退後,趙奎保護李家全身而退,撤至西川。
牧曠達則是荊川士族出身,狀元舉仕,入朝後穩定大陳,實爲中流砥柱。
南方皇帝自遷都後便長期抱病,未立太子,四王爺李衍秋協助處理朝政,李漸鴻則在外征戰,按理說太子立長,當是李漸鴻繼位。起初李漸鴻與軍方關係密切,趙奎成爲李漸鴻最有力的後盾,然而隨着時間過去,趙奎已不願再支持李漸鴻。
“爲什麼?”段嶺問。
“窮兵黷武。”李漸鴻答道,“貪圖功業,他們怕我當了皇帝便大舉用兵,令大陳自取滅亡。但反觀之如今,遼國已不再是最強大的敵人,因爲遼入主中原太久了,遼就是另一個漢,在它的更北方,還有另一頭狼,在伺機南下。”
“所以未來的路子,須得聯遼抗元。”李漸鴻說,“國仇家恨,須得暫且放下,若仍互相牽制,遼、漢都將被布兒赤金家所滅亡,他們就像豺狼一般,打下一座城便血洗一座城。”
段嶺也從李漸鴻處得知不少遼國的體系特點,自遼太|祖入中原後,遼國朝廷便分爲南面官與北面官,南面官大多是漢人,北面官則只有一個漢人,其餘都是遼人。北面官制中,又分出北院與南院,通領兵權。
南院、北院總管遼國大權,南院裏頭有唯一的漢人韓唯庸,韓唯庸背後是蕭太后。北院大王則是耶律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