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貞觀帝師 !
距離夏鴻升與唐太宗李世民的奏對,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快要半個月。李世民屁話沒說,就是一句“此事乃百年之計,朕需細細思量”就把夏鴻升給打發出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信兒了。夏鴻升只能一邊吐槽着我把這千年後的民族政策都給你胡咧咧出來了,你好歹給點兒賞賜意思意思唄,千兒八百貫的對你來說不多對我來說不少,怎麼就沒信兒了呢?一邊老老實實的每天去弘文館裏上學。中間倒是嫂嫂終於到了長安了,一見面,便又是抱着夏鴻升一陣涕淚齊流,嘴裏不住的叨唸着祖宗開眼,還不停的掐自己,生怕這是在做夢,夏鴻升花了老大功夫纔將她安撫下來,讓她相信自己現在已經真的是大唐從五品開國縣男了。
是以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夏鴻升過的很是安穩,皇帝也沒有召見,莊子那邊的宅子還沒有蓋成,有工部營造監的人看着,他也不用費什麼心思,整日裏在弘文館跟一幫同窗插渾打科,因爲他有許多趣聞,又容易相處,所以在弘文館中也頗受歡迎。
只是夏鴻升覺得,古代人真是太辛苦了,尤其是古代的學生,早上起得早不說,一整天都是那些之乎者也這個曰那個雲的,也不知道緩緩腦子,剛開始還好,時間長了腦子裏面及時一團漿糊,偏偏書本里的字密密麻麻的豎排在一起,還沒有標點符號隔開,那傢伙看起來跟咒語似的,看一會兒都眼暈眼花,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到底是從小看慣了啊。而且有時候先生講解的道理,在夏鴻升看來全然不是那麼回事,甚至有一些斷句方面的錯誤,後世裏的學者經過考究進行修正了,可是現下卻還是錯誤的斷句,也就導致了錯誤的意義,夏鴻升在下面急的是抓耳撓腮,沒辦法,後世裏的職業病:怎麼辦,這句話翻譯錯了啊,好想給他糾正過來……
比如現下這位正在前面唾沫橫飛講的紅光滿面的弘文館學士謝偃,就正在講着孔夫子的一句話,這句話在後世裏因爲斷句不同而出現了五六種的釋義,可這位謝先生講解的,卻偏偏是其中被後世裏的學者們普遍認爲最錯誤的一種。而且教室裏都沒有個黑板之類的,只靠先生一張嘴在哪裏講來講去,殊不知許多東西嘴裏說着說多少次都沒用,而在黑板上寫出來畫出來,下面的學生直觀的去看,一目瞭然,就可以理解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乃出自《論語·泰伯篇》之中,研其句讀(句讀:judou,文詞停頓的地方,也就是斷句),可謂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耳。釋其義,何晏《論語集釋》之中,乃曰: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也。”謝先生在前面的案几後正襟危坐,搖頭晃腦的解釋道:“聖人之道深且遠矣,人不易知。士大夫亦不可窺探一二,何況於民哉?是故,孔聖人認爲,可以讓百姓按照朝廷指引的道路走,並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爲何要這樣走,唯有如此,百姓方纔能爲朝廷所用,無所背離。”
謝先生自顧自的講解着,自我陶醉其中,那副神情就如同聖人加身了一般。你聽聽人家的這個解釋,百姓只能被引導,卻不能讓他們知道爲什麼。要是按照這樣來理解了,那不就成了愚民政策了麼?這幫人也不想想,孔夫子一貫主張“有教無類”,也就是說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爲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孔子把一生中的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說出這種話的人怎麼會主張實行愚民政策呢?這是統治者和文學流氓相互勾結的結果,故意曲解先賢的意思來達到自己控制百姓的目的,卻被後來的人真理般的給奉行了下來。殊不知,開啓民智比愚民更加利大於弊,不論是客觀上對國家的發展而言,還是主觀上的對維護統治者的統治地位而言。
就好比陳勝吳廣起義,那種把寫了“陳勝王”的紙條塞進魚肚子裏面和半夜學狐狸叫的把戲就能忽悠住一大批人跟着他造反,這要換到了後世裏,哪個白癡會信啊?!
夏鴻升正思緒信馬由繮天馬行空着呢,就感到背後有人戳了戳自己,抬頭看看,謝先生已經陶醉在自己的聖人夢裏面了,仰頭晃腦講的正激情,於是偷偷轉頭了過去,就見背後的李敬業給他塞過來了一張紙條來,然後又往旁邊指了指。夏鴻升順着看了過去,就見徐慧在那邊對他眨了眨眼睛。
他們這些年紀小一些的一起,徐齊賢他們那些年紀大點在另外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