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哦?”李世民抬起了頭來,看向了夏鴻升:“如何個也易也難?”
夏鴻升躬身施了一禮,然後又答道:“所謂易者,無非使其師出有名,民心所向而已。若是讓突厥先行叩關,邊疆告急,則是突厥背信棄義在前,屆時陛下大軍便可傾巢而動,師出有名。而民心……呵呵,陛下,民心亦是人心,而人心,卻是最容易動搖的東西了。”
“夏候可有甚子辦法?就不要再賣關子了,且速速道來,讓陛下與老夫等也聽聽夏侯的奇策。”聽了夏鴻升的話,房玄齡捋須而笑,道。
夏鴻升笑道:“師出有名還是師出無名,白了就是個誰先動手的問題。戰爭需要理由,和平時期的戰爭更是如此。畢竟戰亂紛飛是任誰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所以戰爭就需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告訴大家,不是我願意戰鬥,而是我有不得不動手的原因。臣以前從一本孤本上看到過,在東方海外之地有一彈丸國,此國民生性殘虐,曾想要發動戰爭,攻伐鄰國,苦於沒有藉口。於是暗中使人着鄰國兵卒衣物,趁夜焚燬邊城良田數頃,掘斷管官道。翌日前去質問,又藉口有一名兵卒失蹤,要入城尋找。鄰國將領自不答應,其人便以此爲藉口,向鄰國用兵。如今陛下要師出有名,便要引突厥先行動手。突厥如今內憂外患,百姓離心,此時最是需要一場對外戰爭來轉移其百姓之注意。陛下可暗中溝通薛延陀等部,許其承諾,增其底氣,使其肆擾突厥。又暗中與突利互通曲款,迫使頡利挑起事端,攻伐大唐。如此一來,我大唐便有了對突厥動手的理由。具體如何操持,如何迫使突厥來攻,陛下及諸位大人比微臣更有謀略的多,自不需要微臣多。”
夏鴻升躬身一下,又繼續道:“至於民心所向……陛下,有句話雖不中聽,微臣卻覺得十分有道理。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除卻道義之外,世間最能操控人心的,就是一個利字了。百姓不願意戰亂,是因爲戰亂會毀掉田地,會危及性命,這損害了百姓的利益,所以百姓不願意發生戰亂。四海昇平,安居樂業,百姓不必擔心朝不保夕,不必擔心喫不飽、穿不暖,這是百姓所獲之利,故而百姓都願意過這種生活。如今,若是能夠讓百姓因爲攻打突厥而獲得利益,取得好處,那百姓就不會再反對攻打突厥,就會轉而支持陛下攻打突厥了。”
“夏侯此言差矣!”魏徵走了出來,對夏鴻升道:“自古以來,窮兵黷武,耗損民力,百信離心,天下大亂之事常有。前朝繁盛無匹,而煬帝舉天下之兵三徵高麗,除了落得個民變四起,國滅朝亡之外,又獲了什麼益?前漢武帝殺滅匈奴,征伐半生,除了致使百姓不堪重負之外,又有何利之有?聖人云:君子喻於義,人喻於利。夏侯以利而驅天下之民,豈是君子所爲?!”
呃,咱們討論的該怎麼讓百姓欣然支持朝廷動兵,攻伐突厥,怎麼又跑到君子人的辯論上面了!夏鴻升看了看魏徵,戰爭就是詭道,就是要勝利,講什麼君子。講君子的那叫友誼交流賽,不叫戰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