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冒險精神利於多元和創新,而避險傾向則利於穩定。看中國的儒家、道家等主流的主導思想,卻無不是規避風險、明哲保身、堅持中庸,卻鮮有關於冒險精神的。這說明,古代中國的思維是一種在保護自身的框架之下進行的,只有在遇到刺激的時候,纔會偶然性的突破框架。只有在這個框架之下。人們纔會去進行有限度的冒險。專利法就起到了這麼一個框架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一個刺激的作用。在專利法的框架之下,人們就可以放心的去創造,因爲有專利法的保護。不會損傷自己的利益。同時,也因爲專利法的刺激,讓人們更加樂於去創造新的技術,儘管這種創新裏面帶有很大的功利性,可以說是促使人們爲了利益而去創新,但即便如此也是創新。當在它的帶動之下,創新成爲了一種社會共識的時候,那麼必然會有一部分人的心態發生轉變。
所以,夏鴻升一定要將這專利法案,在自己所能夠做到的程度之內,做的盡善盡美。
創新和技術,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石。
這本專利法案,又關係到大唐的技術和創新。它是一個前提,有了這個前提,才能夠去一步一步的改造唐人的思維,改造社會的共識,改造集體的意識。
往後的路還有很長很長要走,問題也有很多很多需要攻克,然而這本專利法案,就是一個基礎,基礎打的牢固,往後的路纔會走的更長。
“……對違反朝廷律法、社會公德或者妨害百姓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夏鴻升一邊揉着太陽穴,一邊口述道:“……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機構、團體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爲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販賣、販賣……”
月仙奮筆疾書,一個個娟秀清麗的小字快速的躍然紙上,將夏鴻升所說的話都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