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這個榜樣的選取就顯得尤爲重要了。他先要是一個江湖俠客,身上沒有朝廷的官場氣息,而是江湖兒女的俠氣情義。其次,他的行爲應當是令人敬佩的,鼓舞人激勵人的,讓人崇拜的。第三,他最終所做的事情,應當是脫了普通的江湖恩怨情仇的範疇,而上升到了家國民族百姓的大義層面的。
凡此三點,就是夏鴻升所想要樹立起來的江湖榜樣身上最重要的三個必備特徵。
考慮到這三個特徵。金庸大師筆下的那些爲國爲民的俠之大者最爲合適不過了。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在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裏,俠義精神和是秉承漢魏以來“捐軀赴難國,視死如歸”的精神的。出現了很多救國救民的俠客,比如楊過,郭靖,蕭峯,石破天等。金庸將這些英雄人物放置與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以歷史的真實來烘托人物的精神內涵,並且把這種精神內涵與民族大義結合起來。
比方說楊過在小說裏,三番五次的想要刺殺郭靖,郭靖不僅是武林共仰的俠義大者,也是民族抗敵前線的中流砥柱,而在民族大義與個人恩怨之間,楊過最終還是將個人恩怨放下,楊過也最終由一個刺客變成了護衛襄陽的戰士。這一身份的轉變和角色的轉換,也是楊過的立場和性格關鍵性的轉變。不僅是小說中最爲驚心動魄的情節段落,也是最能體現出楊過最終以民族大義爲重的精神的段落。更是最具象徵意義的段落。
金庸將“爲國爲民,俠之大者”的思想貫穿與整部小說之中,從而將傳統的民族精神推高至新的層次。在金庸的作品裏,如果是俠客,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將不再是你的武功的深淺,而是你對國家貢獻的大小。楊過與郭靖返京城時,在千萬百姓的眼裏,郭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雄,一位真正的大俠,而在這時。郭靖也告訴了楊過什麼是真正的大俠,不在於有多麼厲害的武功,而在於你對國家對人民的作爲,即俠者內涵。“爲國爲民,俠之大者”。
同樣的俠之大者還有蕭峯,且更具有俠者愛國形象。天龍八部這部作品,金庸涉及到了遼,西夏,吐蕃。北宋等多個國家的利益糾纏。而蕭峯有契丹人的血統,卻生活在漢族。金庸這樣的安排使得蕭峯的愛國氣節在契丹與大漢民族之間陷入兩難。在得遼王不侵犯中原的保證後,蕭峯隨即折劍自殺以謝罪,這就是民族矛盾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的必然結果,也是最悲情,最英雄的結局。在金庸的筆下,蕭峯是契丹人,又是南院大王,皇帝的結義兄弟,宋遼開戰,在蕭峯的心裏,念念不忘的還是百姓的安危,爲難關頭,願以死換得百姓安居。這正是一個大俠的最高境界,和民族氣節的最高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