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貞觀帝師 !
聽夏鴻升突然奏請要在涇陽建設書院,李世民微微愣了一愣,說道:“傳授格物之道?夏鴻升的格物之道神乎其神,若要傳授,何不在國子監中先行傳授?”
“陛下覺得,臣的那些東西,國子監裏面的學子會願意學麼?”夏鴻升說道:“微臣有意將這所書院以微臣自己的名義來修建、運行。一來,朝廷是一個統籌大局的地方,不僅僅是微臣的新,還有那些儒生的舊,這些都是朝廷需要統籌的地方,不能厚此薄彼。若是陛下以朝廷辦學的名義去建立臣傳授格物的學員,勢必會令天下儒生對朝廷不滿。這不是微臣願意看到的,更不是陛下願意看到的。所以微臣有意把這所書院撇出去,就算是引得天下儒生不滿,那也不過是對微臣一人,對書院而已,卻不會對朝廷如何,對陛下如何。而且,從朝廷中撇出來,也便於微臣自己進行安排。臣的格物之道有許多東西是外人所不懂的,若是不從朝廷中撇開出去,怕是隻應付言官彈劾,就精疲力盡了。陛下也無需擔心書院中的學生學習了格物之後會難於控制,陛下可以向書院派去官員進行監督,將書院的情況時刻彙報於陛下。微臣也會從軍校中請來教員,在書院中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這一點,陛下無需擔心。”
夏鴻升嘴上說的,挺起來似乎都是在爲朝廷考慮,不希望將書院引來的壓力壓到朝廷的身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後面,實際上是夏鴻升不願意讓政治的手伸進學校裏面的欲求。行政可以引導教育,但是絕不能夠把持教育。夏鴻升想要大唐開辦一個綜合性的大學,而大學應該是一個學術共同體。作爲學術共同體,大學必須以學術爲目的,以科學精神爲核心凝聚力。並且應有某種對絕對精神的追求。這就要求學校有權力根據學術的需要來進行管理和安排。
而行政化的學校,職能不清,仍舊是朝廷大包大攬。書院作爲辦學主體的地位不彰,辦學自主權得不到保證。一切圍繞朝廷的規劃指令行事,管理作風官僚,等級制度森嚴。與夏鴻升欲使書院本應具有的學術優先、平等和諧的校園文化大相徑庭。另外,行政化的辦學使大量資源集中在朝廷官員手中,書院需要這些資源啊,於是爲爭取有限的資源,必然圍繞朝廷的行政指令辦學,而無視行政指令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而提供了資源的朝廷官員的政績需要、知識水平及認知結構。也會影響着資源的分配方向,從而影響着書院的發展。“行政化”,主要表現爲行政權力對學術權力的控制和干預。行政權力常常插手學術事務,弱化乃至替代學術權力,而學術權力也不斷試圖影響非學術事務,致使學術權力作用不突出,行政權力決定了高校的日常走向和學術走向,導致“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左右學者的發展思路,學術失去了應有的超脫和獨立,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先進。
行政把持教育帶來的後果。那就是“民國以後再無大師”。
這些當然不能對李老二這個控制慾超強的帝王明說。夏鴻升實際上想要的,是辦學自主權。
見李世民扔在沉思,夏鴻升於是又說道:“天下儒者何其多也!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先秦的諸子百家至今再無當初百家爭鳴之輝煌。天下四民,而士爲尊,您卻能四民並舉。陛下,您是開明的君主,能夠看的出來在尊儒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的方面,能看得出來格物對於促進大唐的鼎盛的作用。可不是誰都能像您一樣的英明。而不如您英明的人,反而是大多數。儒家教人仁義。這是好的,像李師、顏師這般大儒。往往能夠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可這樣的大儒又有多少?微臣可以預見。書院辦起來之後,微臣少不得受到天下儒生的詬罵。微臣可以無視,可以置之不理,陛下卻不行,朝廷更不行,因爲儒畢竟是主流。而且儒家的思想也的確作用巨大,就算是微臣的格物,也要靠儒家的道德觀念來加以約束,才能讓其被運用在有利於百姓的方面。微臣相信,長久以後,儒家與格物,或與其他,都能相輔相成。而剛開始的時候,卻不會如此順利。所以,微臣將書院從朝廷中撇出去,天下儒生的壓力,就由微臣來擔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