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帝國玩具 !
胡文海何以如此大費周折,好好的錢不賺,非要送給巴基斯坦人?
蓋是因爲八十年代,實在不是一個私人經濟發展的好時候。雖然名義上已經改革開放,但此時的私人經濟,還只是公有經濟的補充。在社會上,姓資還是姓社這個問題,並不是什麼無所謂的問題,而是一個要人命的問題。
不說別的,至少在八四年,私人經濟連小媽養的都算不上——用紅豆集團老總周耀庭的說法就是:國營企業是老大哥,鄉鎮企業不是小弟弟,鄉鎮企業是私生子。
是的,整個八十年代的中國私人企業、鄉鎮企業、小集體企業,連小弟弟都算不上,乃是沒名沒分的“私生子”。
營業執照不發放,貸款沒着落,所有的生產物資都由國家掌握,想收購原材料都沒有門路。這對一家企業來說,基本就是關上了發展的大門。
更別提年以後宏觀調控帶來的國內經濟嚴冬,多少私人業主進了公安局、喫了牢飯,甚至是因爲產權問題而失去自己開創的一切。
八十年代中國改革的主流,仍然是對國有企業管理和經營的探索,而不是真正決定拋開一切政治問題,走“好貓”路線。
深知未來幾年國內政治氣候的胡文海,對此時就明目張膽的成爲私人“企業家”並沒有什麼興趣。能夠拉着巴基斯坦、或者其他什麼歐美國家企業的虎皮,在國內披上一層高科技合資企業的保護色,還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