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本只是一個空殼的機體中,此時被密密麻麻的佈置上各種設備。新設計的發動機雖然還是用不鏽鋼製造,但其複雜程度已經不是原版所能比較。除此之外,什麼空速表、高度表、水平指示之類的飛機儀表功能,在這架擬真機上也是一個不缺。
只是原本應該安裝雷達的機頭位置,此時裏面卻是一套非常複雜的天線系統。在這裏,胡文海乾脆將後世盛行的六臂螺旋天線技術,提前拿了出來。
這種六臂螺旋天線,乃是24年之後,由美國人沃特斯沃特斯發明。後來被普遍的應用在移動通信領域,乃是性能極其優化之後的螺旋天線設計方案。
憑藉這種領先至少二十年的技術,原本擬真機最大的攔路虎數據傳輸子系統,就這麼輕巧的邁了過去。
要知道在天線性能不佳的年代,要想將信號傳遞的足夠遠,就要增加足夠大的信號強度,進而帶來更大的供電和電路需求。
人在迴路的電視制導導彈或者炸彈,之所以是高科技武器,難就難在信號傳輸上面。當然,足夠小的光學系統也是難點之一,但這在擬真機上不成問題。因爲擬真機內部的空間足夠大,別說是拆散的攝像系統了,就算放個電視臺用的攝像機進去都沒有問題。而胡文海設計的擬真機,使用的還是日本進口的高級攝像管,不僅成像質量更好,體積也足夠小。
五組六臂螺旋天線,用來負責傳送和接受擬真機各子系統的信息,佔用了足足40hz的模擬帶寬。這要放在電磁信號大爆發的二十年後,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奢侈。不過誰讓這是八十年代呢,天上飛的都歸軍隊管,就連看不見的電磁波也是一樣。
胡文海高二這年的暑假,就在這樣忙碌之中不知不覺的過去了。直到八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突然間501廠裏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