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誰知道鄉兵的情況這麼差!去年陛下還在誇獎我們募兵和農事兩不誤,現在就罵都是羣烏合之衆了,又不是久戰之地,不是作亂,哪裏需要保持那麼多的兵馬,兵部的銀子也不是大水淌來的!”
兵部右侍郎狠狠地拍了下桌子。
“這些兔崽子,喫空餉喫的這麼狠!”
劉凌坐在一旁,沒有參與到兵部的討論之中,而是翻看着歷年來的軍冊,按照最差的情況,既東南諸州三分之一空餉人頭和四倍的編役的數字來計算現有地方鄉兵的數量。
饒是他心算能力驚人,也不過纔算了十分之一的數字,可這麼一算下去,可謂是膽戰心驚,越算越是握不住筆。
缺了三分之一的兵丁,就代表國家交給各地軍營耕種的“公田”收益有三分之一中飽私囊到各地將領手中,因爲將士們糧草的來源大多數來自於駐軍所在之地劃分給軍營的“公田”,將士們農忙時種田,閒時操練。
公田的配給要大於軍營將士的數目,所以多餘的田往往還租佃出去,除了士卒們耕種後得到的收成用於軍中,租佃出去得來的換做銀錢,以高利貸的形式經營收取利息。這些收入用作軍隊的公用和將領們的開支,也包括平時維護兵甲、馬匹的草料、武備等,所以兵部才說有的軍府損耗幾年才報一次,因爲這一筆開銷,很少是從兵部直接走的。
只有打仗時大量徵召人手,需要新的兵甲和武備,纔會由兵部統一調配,否則地方軍日常操練都要從京中調撥這些戰爭物資,豈不是要活活累死?
“諸位大人,你們有沒有想過,各地軍營和都尉府不報損耗,不是因爲軍營中的損耗小,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