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祖信道,指使許多皇族成員年紀大了之後紛紛修道,這也是道門香火如此鼎盛的原因,僅僅這處著名的“乾元皇帝觀”,就曾安置過“出宮養病”的二皇子。
除此之外,在先帝、平帝甚至是景帝時期因爲政治鬥爭而落敗不得不避世救命的皇室宗親及其後人,在這道觀裏也有不少。
人的名兒樹的影,薛家名氣太大,即便薛太妃年紀這麼大了還來當“女冠”讓人有些詫異,但她入了皇觀之後,還是有不少風雅之人頻繁請她做客,她一直在宮中操勞,心中又掛念劉凌和宮中那麼多宮務,有心做些事情分散注意力,便只要有約,必定欣然而去。
她本來就是一等一的風雅人,又有薛家薰陶出來的風骨和講究,只是在宮中沒什麼餘地發揮,到了這一堆要錢有錢有時間有時間可着勁“作”的道士們堆中,一下子就有了許多“粉絲”。
如果僅僅是這樣,她也不會得到這麼多人“熱情相待”,皇帝在宮中一天一封的問安書信,還有後宮裏暫領宮務的太妃們天天送來請求“教導”的信函,纔是他們對薛太妃態度如此熱誠的原因。
有什麼,能比一個身在權利中心之外,卻能影響到權利中心的人,而且交往起來又不讓人忌憚的人相處起來更讓人高興?
如果薛太妃因罪出宮真的就被宮裏人淡忘的話,就算她是薛家後人,也斷不會有這樣的好處。
這裏的原因,薛太妃明白,但她是聰明人,並不戳破,每天還樂呵呵的去畫鳥談花,賞風賞月,過她“風雅人”的日子。
只是宮中來“求教”的信函,卻全部拒之門外了。
不僅如此,許多前來打探宮中發生什麼的人家、想另闢蹊徑爲自家女兒在皇帝面前露臉的人家,還有看上了薛棣想要想法子從她這突破的人家,一個個都在皇觀外求見薛太妃,都被薛太妃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