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小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種變化是導演風格,較之原版的鬼佬導演來說,杜奇峯指導下的鏡頭更加乾淨、純粹,特別是開篇的槍火鏡頭,老杜將遠景、近景、特寫、慢鏡頭玩的無比嫺熟,張勁甚至在其中看到幾絲《槍火》的樣子。
杜奇峯風格初具端倪,對張勁來說是一件好事。
黃金時代雖說百花齊放,但在暴利的催化下,電影人在搶錢的路上你追我趕,那部片子火了,立馬紮堆拍山寨片,很長一段時間裏,熒幕上充斥着各種版本的“小馬哥”、“女鬼”,然後一股腦將這個類型片玩壞,讓觀衆看的不要不要的。
而在黃金時代多出幾個風格導演,將擴展市場的範疇,當然,張勁絕壁沒有當救世主的想法,因爲這個想法太特麼蛋疼了,無論你怎麼折騰,也無法阻止港燦們作死的步伐。
張勁趁着這段時間撈錢,攢足了資本後往北邊發展,畢竟97之後隨着國力增強,港島作爲開放窗口的優勢漸弱,國內影視業也開始發力,帶着一堆真金白銀和資深團隊,去北邊發財纔是康莊大道啊!
第一部片子完成,意味着張勁距離夢想又邁進了一步。
中午,張勁請了兩個剪輯師喫了頓大餐,並塞了兩個紅包,錢不多,每人五千港元,感謝他們這段時間賣力幫忙。
倆人驚喜的不行,直說張老闆以後多照顧生意,甚至表示可以避開新藝城抽水,私下幫忙也是可以的。
電影這行涉及五花八門,演員、服裝、道具、攝影、燈光、佈景、音樂、錄音、剪輯什麼的,一部電影下來往往幾百人參與,幕後人員收入極微。
這倆傢伙一個叫蘇釋晨,一個叫徐銳,在新藝城剪輯室做了三年,每月薪水只有三千塊,論剪輯技巧那是沒的說,至少《突襲》的質量讓張勁很滿意,奈何兩人資歷太淺,再熬下去也未必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