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字微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這是叢善坊,曹門社兵的營房。總社是鐵毅,這次平價賣了不少米給屬下。”
“那是南門社兵。這些人最慘,南門富戶比起其他地方稍稍少一點,貧民卻最多。而且,南門卻是因爲直接擁有一個全城最集中最多的難民區,故而大多社兵都不是南城本地人。大部分都是僱傭的難民。這些人枯瘦如柴,營養不良,更別說訓練了,每次開戰都只想着喫。打太平拳都夠嗆,更別說守城。到最後,還是周王殿下發飆又給了錢,這才鼓舞起了一些南城本地子上城援手。這纔在陳永福所部官軍主力的堅守之下,守住李自成幾番強攻。”
“大人……還有那,那兒原本是個垃圾堆,後來修成的一片宅子。開封城兩度圍城,河南各地災民都不得不常駐此處。其中也有些是有錢的,比如各地小縣城府城的士紳。有硬底子的當然不怕,城內交遊廣闊,手面硬。但有些就只來得及拿了浮財,帶了田契。焦家米行裏頭,買米最急切的除了社兵就是這些外地士紳。”
……
聽着一旁的幫手呂江侃侃而談,方旭時不時點頭,目光閃爍,顯然是在消化這些信息。
戰時的開封被劃分成八十四個區域,每塊區域建立一個“社”,全城共建八十四個社,每個社有“社兵”五十人,選擇本區域內家境殷實操守較好的兩名秀才,分別作爲社長、副社長統領這些人。各“社”之上選取五名“總社”,按開封府東、西、南、北、曹五門區分各設一名“總社”。
社兵有能力買糧,這是因爲這些人本來家底就是上不上下不下的中產。要是太窮的,直接跑了誰也抓不住。要是再厲害一點,也能有關係免了差役,亦或者僱人當兵。
除去南城這樣特殊的。東西北城加上曹門的社兵都可以說是戰鬥力頗爲出色的守城力量。
而且,這些社兵不少都是些讀書人,最不濟也是本地有些影響力的人。若是這些人買不到糧米,那可謂是整個開封城的中堅羣體就要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