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的浮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怡富有限公司和和順有限公司(均爲置地的財務顧問)現在草擬文件,準備於1970年11月21日分別寄與牛奶有限公司各股東;文件內將載列——以兩股面值5港元的置地公司股票,交換一股面值75港幣的牛奶公司股票的建議。”
置地的意思很簡單:兩股置地股票換一股牛奶公司股票,不論股票價格。
置地還在報刊上刊登廣告:以11月11日的收盤價計算,牛奶股值78港元每股,置地股值54港元每股,置地兩股就值108港元;那麼牛奶公衆股東若通過換股,就可獲得30港幣的增值。
置地還在報刊上承諾,聲稱重組後的新公司,對雙方股東都有利;
爲了提高誘惑力,置地甚至把重組後的置地牛奶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給出135億港幣的高價。
要知道,在置地發起收購之前,牛奶公司的總市值也就穩定在35億港元,這一下股價翻了接近4倍,而這也才半個月而已。
更離譜的是,置地的股價也跟坐了火箭一般,漲幅比牛奶國際還要猛,總市值已經突破了80億港元。
兩家股票大幅度上漲,帶動着恒生指數大幅度上揚,置地宣佈收購牛奶公司之前,恒生指數差不多在800點左右,而半個月後,恒生指數已經破了1100點,這其中基本上都是置地與牛奶在拼命的吸納股市上的資金,甚至一些運氣不好的公司,本來想着接着股市大好的時間上市融資,卻碰到了兩家吸金魔頭,ipo融資反而比預想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