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的浮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蘿蔔與大棒,是zz與商業手段中通用的。
11月22日,置地一邊通過報紙與電視媒體催促牛奶股東儘快來交換置地股票,另一邊則是發佈最後期限,時間是11月29日,而且如果置地及時收購到足夠股份,就不會再接受換股。
這個“足夠股份”很是迷糊,因爲收購一家公司,可以是港府規定的4999,也可以是強制下市的5001,又可以是絕對控股權的6667,甚至還可以是強制收購其他股東股份的90。
置地顯然是故意沒有說清楚自己需要收購多少,因爲一旦說出來了,那麼有點眼線的投資者或者其他大財團,是有能力預估出置地手中有多少股票的,一旦被算出來,置地就有可能被反向收割一筆,即使不影響收購牛奶公司,置地也不樂意啊。
而這樣的操作,讓很多人不敢賭到最後,因爲很有可能自己手中的牛奶股票就再也成不了置地股票了,平心而論,很多人知道這個交易可能不太划算,但他們是看好置地的發展,看好香港地產的發展,想搭上這一條船票,特別是置地在報紙上對於牛奶公司龐大土地的規劃,更是讓人憧憬。
畢竟,這個時候的置地,可是全球三大地產公司之一,投資者顯然更看好置地。
牛奶公司也發現了再這樣下去就是坐以待斃,於是決定與其他地產公司合作,一起開發自己所擁有的土地,以挽回股東的信心。
只不過,牛奶顯然病急亂投醫,找了一家叫做華翰的地產公司,這家公司在後世還是很出名的,但現在麼,沒幾個人聽過,怡和掌門人都公開宣稱牛奶找錯了合作公司。
爲了挽回股民,牛奶公司又是大量贈送新成立地產公司的股票給股民,但股民顯然不領情。俞到期限迫近,牛奶股民越是急着去兌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