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站在任學東的角度,或許還看不出太多,可站在屈同文的角度和高度,他是能看出很多東西的。
最初雲珩診脈的時候,其實還是有着諸多疑惑的,對這個病還沒有辯證清楚,然而云珩卻沒有急着下結論,而是繼續詢問,從患者的表現和患者家屬的描述中尋找更多的線索,更多的有利條件。
中醫望、聞、問、切四種診病手段,每一種都不能忽視,這四種診病手段正是中醫人判斷和了解患者病情的依據。
中醫和西醫不同,但是換過來說,其實也可以說有相似之處,西醫辯證,確診,依靠的是現代的檢驗手段,比如化驗、檢查、拍片等等,先驗了一個血,醫生還不能確定,有可能讓你再做個b超,如果還不能確認,有可能會讓你補一個ct。
在診斷這方面,如果把中醫的望、聞、問、切當做是西醫的化驗檢查的話,那麼在診病治療方面方式方法和思維應該是一致的。
先觀察、詢問、切脈,如果還不能確定,或者說不能判斷,那麼就儘可能的從四個方面再去了解更多的東西,看看剛纔詢問的時候是不是忽視了什麼,觀察的時候是不是遺漏了什麼。
有些時候簡單的病症,摸個脈,問個飲食,醫生可能就有了判斷,就像西醫測了一個血差不多,可如果還是不能判斷,就要詳細詢問,大小便、睡眠,做夢了沒有,夢了什麼,喫飯如何,喫了什麼,一週內發生過什麼,再細緻,一月內,半年內等等。
在診斷的時候越是細緻,那麼辯證確診的時候醫生這邊掌握的有用信息也就越多,出錯的概率也就越少。
雲珩在暫時不能確診的同時,繼續詢問,繼續瞭解,同時能從患者兒子的描述中再次找到對自己判斷有用的信息,這個很難的,很不錯。
屈同文臉上帶着笑,他這次真的是沒白來,沒想到在這個小小的社區醫院,竟然能發現雲珩這麼一位年輕的,有水平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