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6/7頁)
宋公子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步兵則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槍兵,因爲槍兵的武器笨重,這樣步兵面對槍兵甚至還能發揮出機動性。
而弓兵則獨立於這三個兵種之外,弓兵相對於其他兵種都有長手打短手的優勢,其他兵種的陣列未能近身,就先被弓兵的羽箭射得七零八落了。
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不能被近身,騎兵衝弓兵比衝步兵更容易。弓兵缺乏肉搏能力,同樣沒有機動性,需要其他兵種的保護,但如果用好了,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自身傷亡,將戰損比降到最低。
弓兵的進階版本有弩兵,弩具能很快上手,訓練成本低,且弩箭威力大,能破甲。但相比弓箭,普通弩箭的箭道幾乎是一條直線,這也導致弩兵的射程不如弓兵。
這樣一來弩兵的定位比較侷限,野戰嚴重喫虧,多於守城和巷戰。
弓兵的另一個進階版本是弓騎兵,在保證射程的同時,還擁有機動性,不怕被騎兵衝臉,只要保持好距離,可以無限放風箏。而箭鏃耗光之後,還能再像騎兵一樣進行衝鋒。
但相應的,弓騎兵堪稱是最難訓練的部隊,既需要精湛的騎術,也需要精準的射術,在馬上騎射難度陡增。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就是這樣一支弓騎部隊,堪稱王牌中的王牌。
其實遠程部隊的最優解應該是弩騎兵,弩箭威力大的同時兼具騎兵的機動性,且訓練的時間成本減半。
然而世界各國的歷史上均沒有發展出成建制的弩騎兵部隊,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爲弩上箭相當費力,人在馬背上幾乎不可能完成上箭的操作,需要用腳蹬,電視劇《大秦賦》裏秦國的弩手就還原得很真實。
如果弩具每射出一箭,弩手就下一次馬再上箭,那騎兵的機動性就徹底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