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梨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大爺接過鈔票塞兜裏,擺擺手。
沒再進客,掌櫃的跟江野邊喫邊嘮:“我叫黎小龍,這家店是從我爺爺那輩兒傳下來的。”
古時候,盛湯用一把銅製的大馬勺在放肉的盆裏取雜肝,一碗湯半碗都是雜碎,故名“稠雜肝”。一碗羊雜湯,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正宗的羊雜湯有“七寶”,即羊頭肉、羊心、羊肝、羊肺、羊肚、羊舌、羊眼,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
還有萬萬不能少的一盤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一碟紅燦灼眼的辣椒麪,再加罐食鹽,凡專賣羊雜碎的飯桌上都有這佐餐三味。
熱乎燙嘴的羊雜湯太適合冬天了,一口下去極爲舒爽,湯味醇厚,肉嫩而不爛,江野又添了點蒜苗和一些配菜,豎起拇指,由衷地讚美了幾句。
“平常早上六點半開門,我媽一般負責切,我負責下午把這些配料都做出來。”掌櫃的聊開了,十分健談,“你要來得早,東西肯定全,來晚就不一定了,尤其是羊眼賣得最快……”
一天一鍋新鮮原湯,得熬製四小時以上,不鮮亮不過關的食材絕對不要。
一會兒功夫,江野便渾身暖和透了,問起本地的喫法:“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嗎?”
“問得好!”店掌櫃樂呵道,“那喫法多了,喜歡多汁的把饃掰成小塊兒泡碗裏,湯最後喝;也有的人喜歡拿手上,一口湯就一口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