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站在巍峨的秦始皇陵前面,爲了一睹地宮的全貌,我開啓了入地眼。這次,我入地眼的開啓難度與以往都不一樣,因爲這個地宮又高又大又深。我凝集了全身的功力於心神之中,也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了秦始皇地宮的樣子。
我看到了秦始皇陵的墓道,寬闊的墓道估計可以並排前行五六駕馬車,墓道里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鎮墓獸,一個個十分高大威猛。墓道有上百米長,一直延伸到地宮。
墓道的中間即然有六道封門石,每塊封門石都巨大無比,不是人力可以承受的,秦代的人們怎麼可能搬運這麼大的巨石呢,非人力可及啊!
這麼多巨大的封門石,一般的盜墓賊根本就沒有任何辦法。就是項羽來了,恐怕也是隻能望石興嘆啊!怪不得史記有言“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
我的腦中出現了地宮的景象,這種景象還比較模糊,說明這個地宮實在是太大太深了,這種情況在以前我探測十多米的商周墓都沒有出現過,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像。這個秦始皇陵的地宮不是十來米,很有可能上百米深,這種深度以目前我的功力根本就難以探測,估計爺爺來了也看不清楚,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
秦始皇地宮之大,大的連我的入地眼都難以探尋它的盡頭,巨大的地宮,一直向山體的深處不斷地延伸。
這個地宮實在是太大了,地宮面積我估計達到了京城燕王帝陵的數十倍,地宮的深度也深不可測,把整個山體都挖空了,保守的說,應該有三四個足球場那麼大,還有一些地方連我的入地眼也無法企及。
很難想象,在科技如此落後得時代,鐵器還未普及的秦朝,老百姓是如何弄出這麼大一個地宮來。據說這個地宮用時38年,每天都有數萬老百姓在這裏勞作,真的是羣體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秦朝的滅亡是必然的。
地宮裏面的建築隱約可見,宮殿層層疊疊,一排接着一排,坐落有序,我估計這些宮殿是按照秦始皇在位時候的皇宮規格和標準建造的,從地宮的大小來算,也是可以容得下這些建築的。
秦始皇期待在地下也能夠與在世的時候一樣,照常上朝,照常寵幸妃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