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諸葛爲久到法國來“參觀大革命”的時候,他也正好到巴黎旅行,兩人一塊兒見證了巴士底獄的陷落。還一邊看着巴黎暴民打巴士底獄,一邊討論法國革命發生的原因和可能的發展方向,那可真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沒想到現在眼見着就要給氣死了。
一想到要把老朋友氣死了,諸葛爲久也怪不好意思了,於是就嘆了口氣道:“其實我也知道英國人是不肯輕易開放澳大利亞的我之所以提出這一條,就是爲了當成討價還價的籌碼。”
其實這個時代的澳大利亞也不是大英帝國的核心利益,但是隻要隨便找張世界地圖一看,就知道大明一旦和大英開戰,澳大利亞是必取的——要不然打什麼打?
既然澳大利亞是大明必取,那麼大英就不會輕易開放澳大利亞讓大明“百姓”進去因爲大明“百姓”只要進不去,大明就很難探明澳大利亞的虛實,以後要打起來兩眼一抹黑,就比較費勁兒。
而且沒有大明百姓進去,靠大英的那些流放犯也搞不了什麼建設,那裏要啥沒啥的,登陸部隊的後勤就很成問題,大明就無法投入規模太大的軍隊。這樣英軍就能靠少數精銳在廣袤的澳大利亞和大明長期周旋了。
“大軍師,要不就你們大明也向大英帝國多要點兵費吧!”和珅舔着臉道,“你們不是要幫着大英帝國打土耳其嗎?就拿這個當藉口,也向大英要個幾百萬英鎊的軍費。”
諸葛爲久笑着擺擺手:“致齋,我大明不缺那幾百萬英鎊我大明就是爲了反對土耳其的殖民暴政,出於捍衛正義和公理,纔不遠萬里來幫助被壓迫的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魯米利亞、馬其頓、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和君士坦丁堡等地人民的。”
他說這話當然是明知道英國人不可能掏這個冤枉錢而且他來歐洲的主要目的是要拆散大英和羅剎的同盟!
諸葛爲久又對米哈伊爾大公說:“對了,小米(米哈伊爾),這次我們出手,也是爲了幫你們羅剎國收復君士坦丁堡,機會難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所以,你就忘掉什麼《彼得堡議定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