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後朱厚照只能把隔壁的宅子賜給了他們,讓他們鑿個院門連着住。
王華告老還鄉以後,王守儉他們也跟着回餘姚去了,家裏其實不那麼擠了,不過大夥骨子裏都是喜歡大宅子的,見朱厚照不肯再收回成命後就開開心心地排排坐分宅院。
現在不僅王守文自己有獨立的書房可用,連修哥兒也擁有自己的小書房啦!
其實依着王家這種勢頭,說不定修哥兒直接躺平更能讓人放心。不過王守文不是那種爲了避免被人猜忌就讓自家孩子受委屈的人,不管修哥兒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他都會支持。
父子倆拎着束脩來到了塾師家,沒帶什麼厚禮,就是依着古禮帶着一捆肉乾,一共十條,一路都是修哥兒親自拎着。
塾師聽了書童的傳報,鞋襪都沒穿好就急匆匆出來相迎。
修哥兒跟着王守文學過《蒙求》,“蒙求”二字取自《易經》那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指的是懵懂的人向我尋求教誨、解決疑難,後人便給啓蒙書取名《蒙求》。
王守文教的是唐代一個叫李翰的人寫的《蒙求》,裏頭全是人物掌故,經王守文一解說可以瞭解很多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瞧見塾師急切出來相迎的模樣,修哥兒就想起《蒙求》裏的一句“周公握髮,蔡邕倒屣”,講的是周公和蔡邕都很重視人才,得知自己看重的人登門後哪怕正在洗頭也會握着頭髮出來相迎,匆忙之間甚至會倒穿鞋子!
修哥兒在他爹的影響下也很尊敬師長,乖巧地把束脩呈了上去喊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