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德元年的初秋,謝遷和王華辭別朱祐樘回了餘姚,王華沒有到紹興城中的新建伯府去長住,把岑老太太送過去後便去謝遷會合,兩人一起開辦了龍山書院。
說是兩人合開,實則事情都是差遣王守儉他們去辦,按王華的說法就是“反正這小子也考不上,且讓他忙活忙活”。
十五歲的老小子王守儉只能領着家中親的堂的叔伯兄弟忙活起來。
謝家上下也齊齊出動,爭取能在謝遷歸鄉前把龍山書院收拾停妥。
當官的致仕回到老家,最喜歡的就是發展當地教育事業,爭取家鄉後輩能再續幾十上百年的榮光。這一點對謝遷他們而言也不例外。
像他們這些被太上皇親自派南京年輕官員護送歸來的榮歸老臣,在家鄉一向極受歡迎,哪怕是餘姚這樣的治“禮”名縣也有不少人出來夾道歡迎。
王華看着家鄉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再聽着那一句句熟悉的鄉音,只覺心一下子踏實了。
兩人在龍山書院轉悠一圈,便決定在龍山書院住下,再把家中子弟都帶到身邊教養。
謝遷雖不是什麼縱情聲色的人,生養孩子方面卻極有天賦,他一共生了六子女,因着家中有兄弟早逝或無子,他把次子、四子都過繼出去了,又因爲六子的岳父兼他的同鄉好友韓邦問沒兒子,大方地把六子也勻給韓家延續香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