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朝有專門的“醫戶”,也就是說你這戶口是搞醫學的,子子孫孫都要出一個來搞醫學,要不然你們就犯法了。
這時代學醫待遇不怎麼樣,很多人都會想辦法讓兒子去考科舉,自己打通門路幫助兒子走仕途。
汪機本來也要走科舉獨木橋,還是他娘大病一場,他才棄儒從醫,決心在醫學領域發光發熱。
如今他正潛心跟着他的名醫祖父和名醫爹搞臨牀實踐。
瞧見個小豆丁跑出來要他祖父把脈,汪機在心裏捏了把汗。
好在汪家乃是杏林世家,家學十分淵博,內科、外科兼學,遇到小兒科的患者他們也不會拒絕醫治,通過經年累月行醫使藥的積累,他們也算是樣樣皆通了。
汪醫士鎮定下來,笑着應邀坐下摸上文哥兒的脈搏。
小兒科難搞得很,他自己話說不利索,沒法像大人那樣自述病症,遇上了誰都得頭疼好一陣。
幸而文哥兒身體康健,脈搏活潑有力,四肢鍛鍊得很足,人瞧着也眼清目明,望聞問切一條龍看診下來,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連小孩兒常見的積食毛病在他身上都找不着。
汪醫士捋須笑道:“沒甚要緊事,就是平日裏少些走動,小孩兒的骨骼沒長好,不宜過分疲累,每次走動一盞茶的功夫就該停下來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