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不能怪文哥兒挑剔,只能怪家裏人有什麼好喫的都緊着他,不好喫的、不適合他喫的飯菜從不往他面前端;去謝家蹭飯,謝家也是專門爲老人小孩準備最好的飯食糕點。
擱在旁人家,這菜屬於正常水平,用的也是像模像樣的正常食材,你怎麼挑都挑不出錯處來。
明朝文官脾氣臭得很,你要是因爲飯菜太“普通”就發落人,他們可就來勁了,鐵定紛紛捋起袖子上書勸諫:“您要頓頓喫山珍海味是嗎?您要光祿寺天天爲您求新立異是嗎?您這樣做對得起太祖嗎?這是亡國之兆啊!咱必須防微杜漸!”
這些話要是換個有脾氣的皇帝,那就是直接槓回去了。
朱祐樘卻不是那樣的人,他有意當個明君,不僅勤政作風直接效仿太祖朱元璋,平時也很願意聽臣屬的勸諫。
去年有人提議他廣納後宮,謝遷勸說他憲宗皇帝才大行沒多久、這麼早選納妃嬪不太適合,他當下就聽進去了,孝期內連皇后都沒碰,夫妻倆見面就是純聊天(甚至一輩子都只有皇后一個)。
這個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因爲飯菜滋味頗爲一般就去追究光祿寺的人。
擺爛這事也是挑對象的。
光祿寺那邊也拿準了朱祐樘的脾氣,次次都踩準及格線送上飯菜,從來沒讓人抓住過錯處。
至於宮宴上的菜色如何,百官沒有人會吱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