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就麼個三歲小孩,丘濬也沒法和講道理,只得繼續把已經成型的麪糰『揉』到自己滿意的軟硬程度。
個過程講究多了去了,從配比到力道都憑動手的人自己把握,即便有人看了全程也學不。
畢竟每個人的感知能力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手勁也不一樣,每個步驟都可能出現偏差。隨着些偏差不斷地累積和放,成品必然會出現不小的差距。
丘濬把麪糰放到旁邊發麪,開始去調餡料。
入春後可用的食材就多了,做餅用的餡料嚮應時而變,如今可選擇的範圍廣了,調起餡料得心應手,甚至同時準備了甜口和鹹口。做都做了,多做些也無妨!
文哥聽丘濬介紹說還有鹹甜兩種口味,更加賣力地給丘濬打下手,恨不得丘濬一下子變出滿鍋餅給嚐嚐。
眼看文哥只差沒把“迫不及待”寫在臉上,丘濬的動作是越發地不急不緩,由着文哥在旁邊急得抓耳撓腮。
等吳氏過瞧瞧需不需要幫忙時,就瞧見文哥很着急地繞着自家丈夫團團轉,可自家丈夫偏在那慢騰騰地往餅裏裹餡。
一老一少瞧着倒比親祖孫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