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頓香噴噴的燉牛肉,燉非常入味。文哥兒連肉汁都沒放過,一上桌澆了不少在白瑩瑩的米飯上,保證每一口米飯都被濃郁的肉香裹了起來。
王爺道:“瞧你這息,跟一整年沒喫上肉似的!”只不過嘴裏是這麼說,該夾肉該添飯的時候他也一都不含糊,喫比平時多多了。
一家人喫過飯,文哥兒揉着小小的肚往回走,只恨自己個頭太小,肚皮沒他祖父能裝,要不然飯桌上比誰喫多他絕不輸!
到了晚上,文哥兒的主要活動是陪他哥和弟弟妹妹玩。夜裏要燈燭,一不小心把燒着了可把人心疼死。
一直到第天睡飽飯足,文哥兒才搬本丘寫的《大學衍義補》讀了起來。
後世都說“宋明理學”,其實在宋朝大部分時間裏程朱理學都不怎麼興盛,朱熹更是一度被斥爲“僞學”,常年遭到朝廷打壓。
直至明朝初期朱熹的學問被敲定爲科舉指導思想,朱熹等人的理學着作才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成爲每一個讀人案頭的必備目。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朝野之中質疑理學的聲音也漸漸起來了。
於是有的人變本加厲維護禮教,有的人嘗試探索新的方向(比如後來的王陽明心學),有的人則覺還探索做什麼這玩意沒救了全部推翻吧(比如後來的楊慎)。
丘濬是第一種人,他不僅想把文風掰正,還想把世風掰正,掰正依靠的是往聖先賢們留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