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親爹和親哥不是上衙就是上去,哥兒只能自己呼朋喚友在家裏野。
許是他的章寫得太好了,李東陽都沒給他佈置的命題作,於是他開開心心玩兒到傍晚,一點作業都沒寫。
直至王華傍晚下衙歸來,給他帶回他以後可以去翰林院讀書的消息,哥兒驚了一下。
翰林院是什地方,皇帝的私顧問團。
別看翰林院的官員個個官階和俸祿都不高,事實上如今朝野流傳着“非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這意味着近幾十年來內閣逐步士出身的翰林們壟斷了,出身低了或者沒有在翰林院和前輩們眉來眼去過,日後甭想更一步!
內閣制度發展至此,倒是唐代張九齡提出的“不歷州縣,不擬臺省”相徑庭。
可以想象,自從這個“潛規則”逐步成爲定例,朝廷中負責擬定朝政計的內閣成員部分都沒有地方官經驗。
他們往往不知道怎處地方事務,也不知道地方百姓過的是什的日子,甚至幾十年不出京師頒佈,只需要從翰林院起步按部就班地順利通過一次次考覈,便能一步步往上升。
事實上這也跟內閣一開始組建的原有關,朱元璋不希望朝廷裏有說話比他還管用的丞相,便把丞相制度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