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曾聽聞過有一種詭異的墓葬格局,大約可以算是一種疑冢的類型,叫做冥河冢。
這大概是最早期的疑冢之一,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從技術層面上來講,當然不如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成熟,那位可是玩弄人心權術的高手,果真欺瞞起世人來,自然也是手到擒來,冥河冢不能及其萬一,但當中倒是有一段鮮爲人知的有趣故事。
傳說,周天子失勢後,諸侯割據,華夏大地進入春秋五霸的亂世,不過那時候的諸侯倒還講究一些君子之禮,打起來也留些餘地,可自從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代後,諸侯們就徹底撕破了臉皮,打的血流成河,屍堆如山。
亂世之中,民不聊生,人這個東西吧,一旦活不下去,那就什麼事兒都敢做了,盜墓這種勾當在那個時期猖獗至極,許是活人欺負死人的事兒看得多了,那些王公貴胄們心驚肉跳,便開始琢磨死後自保的法子,墓葬機關層出不窮,冥河冢就是在那時出現的。
這是魏國一個叫箕伯的人率先想出來的,他了解過,盜墓賊盜墓,爲了追求速度,基本不會去碰那些從葬坑,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好東西,基本上都是直奔着主墓去的,於是他便是把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放到主墓室裏面,真正的墓主人卻埋在從葬坑裏,以此來保護墓主人的屍身不受盜墓賊侵害,說白了就是找了個替身,明面上拎出一個幌子讓大家隨便折騰,玩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把戲。
當然,爲了保證墓主人死後的生活質量,埋墓主人的那個從葬坑必定是修的無比豪華,規制甚至要比主墓都高!
且不說這法子是不是愚笨,反正當時被盜墓賊折騰的焦頭爛額的王公貴胄還真就信了他的邪,魏國的一位將軍就是如此安葬的自己的父親,結果,人安葬了沒多久,無論是那個替死鬼還是他父親,全都一股腦兒的從下面回來了,折騰的這位將軍焦頭爛額,這位將軍一怒之下,劍斬箕伯,最後,還是從雒邑的周天子身邊請了禮官回來,大改墓葬,這才平定此事。
因爲牽扯到了我的老祖宗,此事在我家中的一些手札裏有所提及。
甚至,一些禮官還專門點評了這件事,說墓葬這種東西,須與陰陽天道相合,墓葬的格局好壞暫且拋開,首要的一點,得是主次分明!
老子就得埋在兒子前面,兒子要是騎在了老子的脖子上,那到底誰是老子誰是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