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難過歸難過,但幹起工作來一點也不含糊。從事技術研究多年的他,有着十分嚴謹的工作態度;即便是打雜,他也要當一個最好的“長工”。
本來懶懶散散的行政人員,在他手底下沒過仨月,竟個個生龍活虎,做事嚴謹細緻。他懂英文,還查閱了不少國外相關的行政經驗,取長補短搞出了一套考勤制度。
這個制度一經推廣,效果竟然真的不錯,整個集團的辦公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出勤考覈,也不像曾經那麼混雜不清了。
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只要自己不輕易言敗,或早或晚,總有出頭的一天。
這件事讓他引起了公司高層的關注,但也僅僅是關注。“出身”這種因素,不僅僅存在於婚姻大事的考量上,在那個年代,公司的用人與提拔,也同樣會考慮這種因素。
孫濤江雖是大學畢業,可他在一個小地方,一個小小的網具廠,一干就是十幾年,連個廠長都不是。換誰也沒膽量,敢輕易提拔這種小地方來的人。況且公司早有議論,他是個關係戶,是靠朋友面子,才混了個“辦公室主任”的職位。
至於孫濤江,他一直都有參會的資格。當然這個“資格”,是不具備表決權的,只因他是幹行政的,會議上缺個東西、拿個文件、找個資料,都需要用到他而已。
他手底下的小職員,伺候小會議;他這個“大主任”,就要伺候大會議室,公司高層的重量級會議。但不管是怎樣的會議,實質都是伺候人。
但在那年秋天,他的機會真的來了。當時公司高層,正在爲一個議題爭執不下。到底是發展“外貿運輸”,還是穩紮穩打、保守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