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現在倒好,這事兒直接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對方也只能滿嘴委屈道:“建材的裝卸和運送,施工隊的組織和安排,怎麼也得等到明天。高先生,這事兒咱急不來,最遲明天下午,人和建材我們都給你派到了。”
高原也是緊張過了頭,他自然也理解施工方的難處。但他還是咬住時間說:“最遲明天上午10點,冷庫的事情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擱。”
跟對方談妥以後,高原這才下牀洗臉。母親帶着父親去了大棚那邊,但鍋裏還有早晨做的飯菜。他咬牙硬抬着酸脹的胳膊,把菜熱了熱,囫圇吞棗般地喫完以後,又忙不迭去村委,看了看自己存儲的大蒜。
這有了空調、撒了乾燥的石灰粉以後,大蒜存儲的情況確實有了明顯好轉。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冷風連軸轉着吹,這二手的空調時間久了也扛不住。
於是高原又交代張會計,讓他白天在這裏工作的時候,偶爾也停一停空調,每天讓機器歇上兩三個小時。不然機器該燒壞了,而且這些空調本身就是被翻修過的。
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高原也完全沒了睡意。自己沿着村裏的小路走一走,那痠疼的肌肉也漸漸有了些好轉。不知不覺間,他便繞到了東面的土坡上,靜靜地望着腳下的高王莊發呆。
其實高原對於家鄉的發展與改造,還是有很多計劃的。但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畢竟村裏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人力資源,先不說村裏有多少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就是四十歲以下的壯勞力,現在都挑不出幾個。
頭幾天收蒜,村裏來賣蒜的人裏,最小的也是高原叔叔輩的;就連村委裏的人,除去大江之外,35歲的張傳喜算是最年輕的了。至於村裏的年輕人,男的大都去了城裏的建築工地,女的去了電子廠打工,有的小夫妻甚至都不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