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江倒是廢話不多,他想跟村民表達的意思就一個:農業多元化種植,大面積推廣高溫大棚的反季蔬菜,絕對能讓大家賺得盆滿鉢豐,改變高王莊的落後面貌。
緊跟着就是高原講解,他先從種植的角度,肯定了鄉親們的種植技術。農民要是不會種菜,那不成天大的笑話了?高王莊人種菜絕對是一把好手,只是因爲沒有銷路、沒有市場,這些年來才一直種糧,僅在家裏的小菜園裏種上一些蔬菜,自給自足罷了。
然後高原就開始闡述“產銷模式”,鄉親們種的蔬菜,由村委負責收購,然後經由黃龍港,直接運送到北海那片廣袤的市場。
再就是針對如何實現“多元化種植”這一問題,高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先從實際角度出發,鼓勵大家種植黃瓜、青椒、西紅柿這幾種經濟效益高的農產品,同時搭配茄子、苦瓜、菠菜等,經濟效益雖不是太高,但價格相對穩定的蔬菜。
而且還要一年兩茬,冬夏都不能閒着。這樣老百姓手裏,就能源源不斷地賺到錢,有了穩定的收入,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最後高原給鄉親們打了一劑強心針,只要大家種了,村委就一定負責收購。而且蔬菜賣到北海那邊的價格,要比其它地方的市價高出好幾毛,甚至一塊多,這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大夥兒聽得心潮澎湃,老百姓又何嘗不想讓自己的土地,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呢?這幾年清美和俊蘭弄大棚,人家都已經發了。奈何清美手頭資金有限,一年只能擴建兩三個大棚,村裏倒是不少人跟着俊蘭學了種植手藝,可奈何排不上號啊?!清美只給幾個技術頂尖的人建棚合作,其他人乾着急也沒用。
“小原吶,你講的我們都能聽懂,關鍵是這錢從哪兒來?建一個大棚不便宜,往小了說那也得兩三萬。這筆錢村裏有多少人能拿出來?而且大多數家庭,不是兒子等着結婚蓋房,就是孩子唸書交學費。大夥兒要真有這餘錢,不早跟着你媽種黃瓜了嗎?”張富春很實在地說出了高王莊所面臨的困境。
這時大江笑着插話說:“是這樣,咱們‘農業多元化種植’這個規劃,得到了縣農業局的高度肯定。局裏決定出面做擔保,讓銀行給咱們高王莊發放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