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拉火車,聽起來有點搞笑,仔細琢磨一下並非不可行。
首先, 平川如今有了煤炭和高溫窯,早就有條件煉製出鐵軌和輪軸所需的錳鋼和灰鑄鐵。
其次, 就像楚溪客說的, 平川如今有錢又有人,數十萬屯田兵哪怕一人鋪一米,那也是幾十萬米,從平川通往西域根本用不了多長時間。
而且, 楚溪客對鐵軌的要求不高,能夠撐得起一噸重的貨箱, 挽用馬跑在上面別輕易翻車就夠了。
關於鐵軌的知識點,楚溪客雖然一知半解, 但他身邊都是聰明人呀,他把自己知道的三言兩語一說, 自然有姜紓和鍾離東曦去找人合計。
很快,工部就定出一套連楚溪客都覺得驚歎的方案。
首先是道牀的鋪設, 和現代鐵軌差不多,先確定好路基和坡度起伏, 再埋設中心樁、水平樁和骨架。
然後是鋪設道碴和枕木, 上下鋪兩層,最大限度地固定住鐵軌,使其在反覆碾壓、雨雪侵蝕之下不至於變形、斷裂。
路線的選擇也十分巧妙,很好地避開了河流和沙漠, 可以一路順順當當地通往玉門關。
最讓楚溪客讚歎的還是工部關於馬行道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