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起南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的段海之之所以選擇這片區域發展“飛車奪包事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人口足夠密集,且來來往往的外地勞工身上總會揣着一定數額的現金。尤其是那些剛從港口落地、或者從客運站出來的打工者們,所謂窮家富路,出門在外,誰身上還不揣着點現金?甚至根據他們的作案規律、地點,可以得知哪家廠幾號發工資。
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曾經違建林立的地方現如今已是幢幢高樓拔地而起,站在窗邊即可臨海而眺,視野極爲開闊。林冬過去的家就在緊鄰孟家港的一棟紅磚樓中,是父母結婚時單位分的福利房。八十六平米,賣房時還不到六萬一平,如今都漲到八萬多了。如果現在再買回來,還得多花兩百多萬——想想都覺着肉疼。好在他和唐喆學沒有學區房的需求,橫豎不能指望家裏的貓兒子狗崽子考上個985211。
行至下一個路口,唐喆學抽手指向路北:“組長,看,到你母校了。”
望着那幾棟翻整一新的白色教學樓,林冬不禁有些感慨。實驗一小,這也是林陽的母校,而彼時的一小隻有一棟紅磚樓,到他上小學時也才兩棟,後面陸續又起了三棟。每到工作日上午八點,清脆的鈴音過後,天空便會迴盪起朗朗讀書聲。
無憂無慮的童年,他不曾擁有。那些教過林陽的老師們總會格外關注他,放學後別的同學都可以三五成羣的回家,唯有他,需要在老師的看護下等到母親或者父親來接。直到進了少年班,證明他的智力和心理成熟度遠超同齡人後,母親纔算勉強放手。即便放手也不完全,她依然會每天站在窗邊或者樓門口,目送“失而復得”的愛子奔向校園。
所以如果沒什麼事的話,林冬很少來這邊,觸景生情,難免想起過去的人和事。父母從始至終都在等待着林陽的歸來,哪怕是大學給了位置更好、面積更大的房子,父親也不肯搬離傷心之地。也許是預感到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有一天父親突然打電話到學校,跟他說,無論如何都要守住這間房子,不然如果有一天林陽回來的話,會找不到家。而接完這通電話不到一週,父親便在家中因腦出血而與世長辭。
從此,世上只剩他獨自一人,在毫無生氣的家中等待那位生死不明的兄長。有時他會想,當初一意孤行賣掉房子,是自己遲來的青春叛逆期。
手機鈴音響起,是唐喆學的手機。
“組長,看一下,可能是楠哥那邊有消息了。”